驅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行駛20多公里,來到原州區河川鄉上黃村,眼前一大片拱棚沿著山脊排列著。走進棚里,香氣濃郁,村委會主任黃玉孝、駐村第一書記張勇等人正在修剪香菇?!斑@是上午才采摘下來的,要抓緊時間剪掉香菇腳晾曬起來”,黃玉孝說。
2018年,上黃村借助閩寧協作幫扶資金建設5棟大棚,并開始制作香菇菌棒。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深度參與技術指導的基礎上,合作社成員和種植戶不斷實踐、探索,全面掌握了菌棒制作和菌類種植的要領,制作的菌棒成活率、出菇率雙高。2021年,爭取農發基金項目,新建菌菇標準化大棚18棟,進一步擴大產業發展。去年,生產香菇菌棒15萬個,種植香菇4.5萬棒,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3萬元,帶動務工42戶,戶均增收4000多元,最多的增收1.4萬元。
不少村民在大棚里務工,還學到了種植技術。今年,上黃村駐村工作隊和村“兩委”鼓勵村民獨立種植香菇,村民姚國霞利用廢棄牛棚種了2000棒香菇,“每棒補貼5元,每年出菇4茬,按照每公斤鮮菇16元、每公斤干菇40元計算,今年的純利潤能有1.6萬元?!币挤N菇的收益讓村民羨慕不已,越來越多的村民產生了種菇的想法。
去年以來,上黃村在菌菇種植和菌棒制作兩條線上同時發力,不斷拓寬收入來源。今年加工制作香菇菌棒10萬個,從山東引進“七河八號”和“七河九號”新品種,種植香菇4.5萬棒,預計實現村集體經濟收益30萬元。同時,輻射帶動河川鄉駱駝河村、寨洼村和母家溝村開始發展香菇產業,菌菇種植產業帶動全鄉112名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。
上黃村的鮮香菇在本地市場上已占有一席之地。最近,正逢出菇高峰期,每天采收鮮菇上千斤。為預防降雨影響,河川鄉為上黃村香菇種植配套了烘干機,通過售賣干菇拓寬銷路?!拔覀兘涍^考察,準備進行精深加工,制作香菇醬,研究香菇新吃法。通過延長產業鏈、深挖香菇產品潛力,帶動村民共同參與到香菇產業中,進一步增收?!瘪v村第一書記張勇說。(來源:今日固原客戶端)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